长途旅游客运区迁移至火车站广场
日前,《火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概念设计》出炉。本次规划核心区范围为火车站覆盖区域,辐射区范围为火车站周边由海港路、青年路、南大街和港湾大道四条道路围成的区域,用地面积约108公顷。规划目标年限至2020年。该方案明确以车站为中心发展高端城市功能的城市结构,构筑以人为本、换乘便捷的交通枢纽节点。规划透露出三大亮点。火车站向北看,规划有轮渡码头、公交枢纽站点,向南看有长途汽车站,“城市之门”将通过何种方式将两侧混杂的交通方式分流?
从规划方案中了解到,为了加强铁路与航运、轨道交通、长途旅游客运、公交、出租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,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性,交通设施布局按照“交通功能集约型”设计,将换乘需求高的长途旅游客运功能迁移至火车站北广场,轮渡码头设在烟台站南北轴上,形成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轴,作为各类交通方式的接驳轴。规划中提出,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交通枢纽节点,通过地下通道、步行广场、步行轴等设置安全自由的通行。
在烟台站的核心区、火车站站前广场也将充分被利用。规划中指出,要在车站地区导入交通、商务以及与周边开发的联动协调功能。将在火车站北广场地面设置长途旅游汽车、私家车、公交站和出租车停车场,地下设置私家车停车场;在南广场布置地面出租车停车场和地下公共停车场。
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,将通过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,来减少地面机动车交通量,保障行人的安全性,改善地面环境。规划指出,要实现交通换乘与商业、地下停车、行人通行等功能融为一体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。通过地下空间利用,实现城市地上、地面、地下空间的高度有效利用和城市功能协调,构建地下交通和商业网络,改善地面交通环境。
今后,将在火车站地下规划部分停车场和商业街。在大海阳路和西大街地下规划地下商业开发和停车,地下一层为商业和交通通道、地下二层为停车场。在大海阳路和北马路交叉口规划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。地下空间开发中,地下商业街约5.3万平方米,地下停车场约6.6万平方米,停车位1130个。
——长途旅游客运区迁移至火车站广场